選擇性緘默症:不說話的孩子
孩子不是不說話,而是無法說。 「選擇性緘默症」孩子比任何一個人都痛苦。
台灣第一本集結本土案例, 深刻探討「選擇性緘默症」孩子的專書。
你的孩子不說話嗎? 或是到某個特定環境就全身僵硬,不肯開口? 你覺得他只是太內向、害羞, 或認為他再大一些,自然就會說話。 但孩子可能正為「選擇性緘默症」所苦,急需你的接納、陪伴與協助。
台灣家長面對「選擇性緘默症」時,可能的5大迷思:
‧「他個性比較內向、文靜,等時間久了,他就會說話。」 ‧「她在家裡會說話,可能是幼兒園讓她不太習慣。」 ‧「他爸爸還不是到了五歲才會講話。『長大了就會好』,別擔心。」 ‧「一定是教學太嚴肅了,孩子才會不敢說話。你們老師應該要調整。」 ‧「她是『大隻雞晚啼』,像她爸,但爸爸也拿到碩士了啊。」
在不以為意、漠視與逃避下, 孩子可能就錯過早期療育介入的黃金時刻。
「選擇性緘默症」是一種焦慮的疾病,好發於四歲左右的孩子。在台灣,「選擇性緘默症」長期被漠視或誤解,但「選擇性緘默症」孩子並不是執拗、任性或被寵壞,他們心裡也很想表達,無奈龐大的焦慮與恐懼往往凌駕於開口說話。在這群不說話的孩子背後,那是想說而無法說的痛苦,那是無聲的吶喊。
當一個孩子在班上不說話,人際關係可能就會惡化,課業走下坡,甚至因此被霸凌,但孩子卻因焦慮而更退縮,更無法向大人求救,將所受的委屈說出口。若老師或父母未適時察覺,予以協助,孩子可能終生都會被囚禁在「選擇性緘默症」的牢籠裡。
理解、接納以及給予孩子正向經驗的累積,是王意中心理師認為最能開啟「選擇性緘默症」孩子冰封內在的一把鑰匙,也是突破「選擇性緘默症」孩子心牆的絕佳方式。書中特別細膩又完整地從父母、老師以及親師溝通的角度,提出各種協助「選擇性緘默症」孩子,早日擺脫焦慮,讓孩子融入人群與社會的方法與技巧。
|